宸文苑:北城之“新”,安放理想的歸處(下)

人的需要
和以人為出發點的價值衡量
是一切建設工作成功的關鍵。
換言之,城市的意義,
歸根究底,就是營造人們的幸福生活。
——劉易斯·芒福德在《城市發展史》
∨
前 情 回 顧
系列報道上篇《釋雅》(點擊鏈接閱覽),解讀了宸文苑簡約奢雅的品質居所定義,下篇《為匠》將繼續詮釋宸文苑被譽為標桿之作背后的為匠之道。
△華燈初上,溫暖歸家
△項目西北視角
建設單位:杭州市拱墅區城中村改造指揮部康橋分指揮部
杭州天宸實業發展有限公司
代建單位:綠城房地產建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
EPC總承包/設計單位:浙江工業大學工程設計集團有限公司
監理單位: 浙江天成項目管理有限公司
施工單位:浙江新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

拱墅最大規模安置房項目、首個由綠城代建安置房項目、首次采用“全過程代建”模式組織實施......一個個“最”標簽的堆疊,讓宸文苑從建造之初就被立為了標桿之作。由此,執標準、究細節、精創新、尋匠道,為樹立一種標桿,就需萬道匠心注入。
△夜幕下項目東南視角鳥瞰
△項目正面全景
做樣板,其實就是一種預演,對項目設計方案的實效檢驗、定形,并對其中的不合理或可優化之處及時修正;它,也是一把尺子,作為后續大面積施工的范本,量度成品的質量標準。
為保障品質,“樣板先行”是項目建設的標準動作。
在建設過程中,宸文苑嚴格按照公司項目建設標準和代建方綠城的規范要求,全過程推進“樣板先行”。“工藝樣板、實體樣板、交付樣板一個不能少。通過樣板先行,讓我們的安置房真正有“樣”可循。”
△項目建設中
2020年10月,各樓棟體行將結頂時,實體樣板也已同步完成。在周邊防護綠網的映襯下,位于七幢的外立面樣板,猶如掀開了頭紗的新娘,提前露出靚麗的真容,也讓業主心里有了底。
“項目施工階段,為達到最好的立面效果,我們進行了十余次之多的現場實體掛樣。”項目團隊通過多次實地選材及上墻比驗,采用三層以下為干掛石材與灰色鋁板相結合,三層及以上為多彩反射型隔熱涂料與灰色鋁合金門窗相結合的搭配,與配比得當的玻璃相互協調,讓宸文苑在雅致的色系中更加凸顯設計的現代價值感。


CONTRACTED
AND CONTEMPORARY
細節見真章,新盛的精細化不止于理念,更落在實處。從到看得見的建筑空間,到看不見的工藝細節,每一個環節都細致入微。匠造,往往蘊藏在建筑空間的一磚一瓦之中,更凸顯在施工過程的一鑿一砌之中。




△火燒云映射下的幕墻立面
時下,建筑的墻面保溫主要采用“內墻保溫”和“外墻保溫”兩種基本的方式。其中,國內以外墻保溫為主。在實際操作中,受限于保溫材料的選擇面和施工技藝,“開裂、空鼓、脫落;保溫卻不阻燃;阻燃又不能滿足節能建筑保溫要求,是目前外墻保溫行業的三大‘痛點’。”特別是“外墻脫落”,更是最常見的質量通病,且因外墻脫落導致的傷人事件也不在少數。

△室內空間
如何在符合規范的前提下有效破解這一質量通病,成為橫亙在項目團隊面前茲待解決的難題。經權衡利弊,項目團隊決定打破常規,將外墻保溫設計變更為內墻保溫設計,在最大化保證室內空間利用率的基礎上,有效杜絕了交付后外墻脫落現象的出現。
經過前期調研、多方必選,宸文苑的內墻保溫材料最終采用了名為“YT無機活性輕集料”的保溫砂漿,“這種保溫砂漿由高分子聚合物和?;⒅榻M成,防火性能好、強度高和粘結性好,耐候抗老化性強。”
民生工程,也必須是“品質工程”。無論是材料選擇、節點處理,還是細節控制,項目團隊都予以了高度關注,對施工方案進行持續優化:樓地面做法由40厚細石鋼砼地坪變更為自流平地坪,消除了后期地坪開裂隱患,保證交付品質;將建筑檐溝設計變更為結構檐溝局部降板,屋面面層設計防滑廣場磚,最大程度規避了屋面積水、滲漏情況出現的隱患等等。


安置房,作為一種典型的集合住宅,且因其公共屬性的存在,如何在成本控制和品質提升之間取得一種平衡的命題始終存在,它絕不止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,無法只停留在紙面上的計算,而必須落地到項目建設過程中去。
混凝土門垛在建筑施工現場是十分常見的施工構件,目前工地的混凝土門垛普遍使用植筋、綁鋼筋、支模、砼澆筑的傳統方法施工。“宸文苑由12幢住宅樓、6幢配套公建用房組成,經計算,項目現場共需設置6128處混凝土門垛,需求數量非常大。”
此外,因項目工期緊、施工分散,傳統方法存在耗費大量人工、質量管控困難、材料堆放及加工分散;現場模板加工、混凝土運輸過程還會導致產生大量木屑、混凝土漏漿等場地污染問題,急需一種可快速施工、減少污染、集中加工、工具周轉率高的混凝土門垛安裝創新方法。
為此,項目團隊積極開展墻側門垛施工創新工作,借鑒分析、頭腦風暴,圍繞技術難點制定研發主框架,通過方案比選確定最佳方案,最終推出了一項墻側門垛施工創新企業工法,“使用這種預制混凝土門垛,可以省去施工時間及分散綁鋼筋、支模、砼澆筑等工序,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,同時通過專用定型化配套模具的使用,預計相對傳統支模成本節約70%左右的成本。”
項目團隊繪制完成詳細的“墻側門垛施工圖”,將其納入公司的作業指導書,即《墻側門垛施工創新作業指導書》,并成功申報專利“一種斜孔鋼筋防碰撞的預制門垛結構”。
“‘預制混凝土門垛’僅是我們在項目管理中推進優管理、微創新的其中一個案例。”作為所有建筑類型中最成熟的一類,住宅建筑,從其基本空間、結構甚至原理上產生大突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唯有尊重現實,在有限的條件下竭盡所能持續微創新,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。


△火燒云映襯下的項目一瞥
真善美是相關的,但并不是相互替代的。當我們有了真(比如結構合理性)和善(比如經濟節儉性),美仍然不會天然出現,而是要我們努力去創造。
近年來,安置房的意義,已遠不止于住有所居,而是向“宜居”升級。
從最初的“居住功能”到更多關注“人居生活”,從側重外在的“形”到注重內外兼顧的“型”,安置房正從“千篇一律”向“千變萬化”轉化。
2018年,杭州發布了《關于進一步提升杭州市拆遷安置房建設品質的指導意見》,其中提到,新建回遷安置房的品質達到中等偏上商品房水平。
△夜幕下項目周邊車水馬龍
針對安置房要建成什么樣,外立面用什么材料,小區配套有哪些都有了明確的建設標準,比如:
1、合理配置足夠的室內外公共活動空間及老年人、兒童活動場地
2、做到人車分流
3、在高層住宅中設置架空層
4、外立面要尊重地域歷史,加強立面層次感與立體感,豐富立面效果
5、明確外墻面層材料采用中高檔幻石漆(包括幻彩漆、真石漆等)或同檔次的彈性涂料
作為居住之所的建造者,對項目進行持續總結提升,通過“連接活力熱點(因地制宜)、細分配套差異(因需而設)、結合開放層級(因人施策)”,讓宸文苑從方案圖紙到落地施工,再到成品交付,匠心精研融入了項目的每一處細節,更讓安居房建到居者的心坎里,暖心又貼心。
△喜宴廳
THE GARDEN
斯蒂芬 ·霍爾曾說:居住的價值,隱藏于其中最核心的是與城市之間的關系。建筑不再是沒有生命的孤立的存在,而是與城市大環境融合成一個有機體。
“北城之新,隆隆日上”,如今,大城北正書寫著城市有機更新、提升城市品質的“杭州范例”,彌合著老杭州與新杭州的記憶溝壑。
而宸文苑,以宜居之所形象矗立在北城之“新”,讓居者在城市歷史與未來的更替中,悄然走近屬于他們的理想歸處。
△夕陽東照彩云飛
— — 完 結 — —

圖 片 |鄭啟鳴、魏麗娟、潘益軍
文 字 | 潘 益 軍
編 輯 | 魏 麗 娟
■ Over ■
